注:本文价格信息整理自公开资料,仅供参考,实际价格以陵园公示为准。
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《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》,记者发现,《殡葬管理条例(修订)》列入“拟制定、修改的行政法规(30件)”之中。民政部官网4月底,已发布《殡葬管理条例(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草案》),征求社会各界意见。
值得注意的是,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六条规定,殡葬事业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。国家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,构建覆盖城乡、功能完善、布局合理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,保障遗体接运、存放、告别、火化、骨灰格位安葬、生态安葬等基本殡葬服务公平可及。
《草案》的发布,意味着什么?近日,记者采访到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,探讨殡葬行业改革所面临的堵点以及解决路径。
民政部门户网站发布的《起草说明》显示,《殡葬管理条例》自1997年7月发布以来,对加强殡葬管理、推进殡葬改革、服务群众治丧、促进殡葬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“由于殡葬设施供给不够充分、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以及公众对殡葬服务属性的认知缺乏共识,目前殡葬领域确实存在一些突出问题,比如,近年来部分殡葬服务单位巧立名目、乱收费,局部地区曾经发生“过度收费”现象。”该业内人士指出,殡葬服务的属性一直备受关注,而《草案》的突破性在于,率先确立了基本殡葬服务为普惠性、兜底性公共服务,应由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机构承担,确保“逝有所安”的民生底线,而生命关怀、人文纪念等延伸性服务,则可由社会补充供给。“这种分层次、分阶段的制度安排,首先确保了基本保障责任的履行,又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预留了创新的空间。”
在该业内人士看来,殡葬服务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特点,其中基本殡葬服务包括“遗体接运、存放、火化、骨灰生态安葬”等与百姓身后事息息相关的内容,属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,必须做到“公平、均衡、普惠、可及”,强化公益属性;选择性殡葬服务是除基本服务之外,由群众自愿选择,服务主体补充提供,适应群众多样化需求的其他延伸服务,具有经营性特点。
该业内人士表示,《草案》中“对本条例实施前审批的公墓、骨灰堂经营行为的监管”,展现了政策弹性。开展成本调查、设置参考区间、遏制过高收费,本质上是通过“公益责任考核”对资源稀缺型行业加以综合治理。这恰与“中国式现代化,民生为大”的核心精神相契合——当基本公共服务筑牢底线后,延伸性服务才能在规则明晰的赛道中提质升级。
“《草案》的发布与讨论,对民生领域的行业治理产生了普遍性启示。”该业内人士指出,当政府、市场、社会等多元主体的职责、分工、边界厘清以后,才能更有效地激活多方合力参与公共服务供给。
(浏览:)
发布日期:2025-05-22
发布日期:2025-05-21
发布日期:2025-05-19
发布日期:2025-05-15
发布日期:2025-05-15
发布日期:2025-05-08
发布日期:2025-04-22
发布日期:2025-04-02
发布日期:2025-03-20
注: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相关诉求,请联系 400-0000-391
祭祀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:陕ICP备202101063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