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:本文价格信息整理自公开资料,仅供参考,实际价格以陵园公示为准。
为贯彻落实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移风易俗促进条例》,深入推动移风易俗,提升乡风文明,助推乡村振兴工作,有效遏制婚丧事宜大操大办、厚葬薄养、人情攀比、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,倡导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小事不办,切实减轻人情消费负担,聚焦乡风文明,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。按照具体细化、务实管用、简便易行、便于操作的原则,结合我市实际,现将全市红白事礼俗参照标准公告如下。
一、婚娶事宜
一是简化程序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。将红事操办标准按程序列入村规民约,抓好落实。禁止包办、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,提倡简化婚前程序、订婚、结婚形式。提倡“节俭商事”,不倡导事前、事后宴请“忙活人”吃席饮酒等现象。提倡既喜庆节俭又具有纪念意义的中式传统婚礼,婚嫁当天,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礼节和缩短举行各种礼仪时间,杜绝各种低俗闹婚形式,提倡家庭婚礼、公益婚礼、集体婚礼。提倡不燃放、少燃放烟花爆竹。穆斯林群众结婚提倡由当地开学阿訇念“尼卡亥”,严禁阿訇为未领取结婚证的“夫妻”念“尼卡亥”。
二是礼金标准。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。提倡“不要房、不要车,自己家业自己创”的自强创业观,摒弃因婚借贷、婚后还账,尤其是让老人背账还账陋习,彩礼总数控制在8万元以内。本村乡亲随礼最高不超过200元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最高不超过300元。提倡“清新简约”的人际关系,表达心意不以礼金多少作为衡量标准。
三是用餐标准。正席不超过十菜两汤,每桌不超过1500元,白酒、红酒一般每瓶控制在100元之内,最高不超过200元,每桌不超过两瓶,烟一般控制在每盒25元以内,最高不超过30元,每桌不超过两盒,大力提倡不用烟酒或少用烟酒。宴请仅限于男女双方亲戚,最多不超过15桌,党员领导干部置办酒席数量严格按照市纪委有关文件执行。
四是车辆控制。婚娶车辆不得租赁豪华车辆,车辆总数控制在6辆以内。迎亲车辆选择就近路线通行,不提倡人为炫耀而绕远路,严禁封路扰民。
二、丧葬事宜
一是简化程序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。将白事操办标准按程序列入村规民约或红白理事会章程,并真正抓好落实。不倡导铺张浪费、摒弃虚讲排场,提倡播放哀乐、鞠躬、默哀、佩戴黑纱等文明健康的丧葬礼仪。提倡不通知非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外的旁系亲属,除直系亲属穿孝服外,其余亲朋佩戴白花,实行节俭吊唁,以放哀乐形式代替请乐班,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礼节和缩减报丧范围。禁止临街搭建灵棚、抛撒纸钱等扰民行为,逐步消除在殡仪活动中请民间乐队吹奏、演唱和糊纸扎等活动。提倡厚养薄葬、坚持厉行节约。积极推行火葬、生态葬以及现代文明的殡葬礼仪和殡葬用品,坚决抵制散埋乱葬和修建豪华坟墓。
二是随礼标准。禁止借丧事索取财物。直系亲属随礼不超过300元,非直系亲属随礼不超过200元。
三是用餐标准及桌数。白事从简用餐,提倡白事以家庭为主小办简办,就餐实行“一碗熬饭”,每桌宴席标准不超过800元,桌数建议控制在5桌以内,丧葬总费用不超过2万元。倡导缩小牲畜宰杀规模,倡导丧事简办,形成厚养薄葬好风俗。
四是丧事时间。丧葬事宜原则上三天,最长不超过五日办理出殡仪式。
五是后事简办。亲人去世的头周年、二周年、三周年、十周年可以安排直系亲属参加纪念活动,不得请客操办。
六是尊重民族习俗。在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基础上,提倡藏族、蒙古族群众要保持传统简便的丧葬习惯,提倡勤俭节约,严禁烟酒,请僧人念经要保持斋律清正,丧葬送葬念一次超度经,倡导尽可能减少诵经人数,建议不超过5人。丧葬期间,僧人布施每人每天不超过150元,活佛布施每人每次不超过500元。穆斯林丧葬送葬当日舍散的“乜提”每人原则上不超过10元、阿訇不超过30元;丧事的“海庆饭”每桌原则上控制在500元至600元。
三、余事不办
倡导除婚丧嫁娶外的其他事宜不办,建立宽松理性人情观。坚持小事不办,大事简办。如乔迁、满月、祝寿、升学、参军、购车、店庆、房屋封顶等喜事好事可以安排直系亲属、亲戚团聚祝贺,倡导以家庭为主、喜事简办,自觉抵制大操大办,不倡导请客操办,借机敛财。提倡以一束鲜花、一个电话、一条短信、一句问候等方式表达贺仪贺礼。按照文明的交往方式和文明理念,弘扬中华美德、尊重群众期盼、树立新风正气的原则,据实从简办理。
(全文完)
(浏览:)
发布日期:2025-05-22
发布日期:2025-05-21
发布日期:2025-05-19
发布日期:2025-05-15
发布日期:2025-05-15
发布日期:2025-05-08
发布日期:2025-04-22
发布日期:2025-04-02
发布日期:2025-03-20
注: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相关诉求,请联系 400-0000-391
祭祀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:陕ICP备2021010630号-2